|
 |
練習太極拳架式是太極拳之體,練習推手是太極拳之用,體用並進才能發揮太極拳。練架勢較偏重練氣,練推手較重拳術之應用。太極拳是內功拳沒有氣即不成太極拳,所以學者都對練氣的架勢下手熟習拳架,俟有相當火侯時候時才學習推手。
太極十三勢是以太極拳八種母式架式加上五種不法而成,即是掤、履、擠、按、採、挒、肘、靠的八法進、退、顧、盼、中定的五種步法合稱為太極十三勢而其基本的中定。
掤是架如流水負舟浮托之意,先實丹田氣,虛領頂勁用沾連掤住對方來勢使其不得近身,然後就用履使其落空或隨其退勢向上掤使其失去重心跌倒。
履是化之意,隨勢順其勁掤其手肘腕處輕靈不丟頂,引進使其落空是化之傑作,所以掤之後生履。
擠是衝撞之意,如球撞壁的反作用,係用臂擠對方而推擲之,對方以手履我,則等方履足乘勢稍變方向撞之,所以被履之後生擠。
按是抑是推捺之意,乘勢隨機前推是被擠時光鬆腰坐腿化其擠勢使對方落空,乘其後退時反攻按出,是在化之後生按。
採是攫取擲出之意,用手採住對方手腕,由高向下猛拉牽動對方失去重心,先斷其根再使其失去重心擲出,是聽勁的傑作。
挒是扯用肘撞之意,對方攻來時乘或履之後用手扯其肘節,化來勢轉身腰轉坐腿轉扭,扯其臂擲出,關繫在轉腰坐腿及扭扯的配合巧處。
肘是用肘撞之意,用肘撞擊對方胸部時乘機翻拳攻其面部,這是被採或履之時先穩住腰腿以肘反擔,須乘勢猛攻才能收效。
靠是以肩挨近撞打之意,被對方採挒時先穩住腰腿,乘勢近身將腳順步插入其襠內,用腰腿彈勁向前往下猛靠其勁為寸勁是肩背腰腿並用才合到好處。
以上八種拳架配合前進後退,左顧右盼,中定五種步法演出太極十三勢,其變化萬千用其不盡。練太極十三勢時每勢須要配合丹田呼吸,一呼吸的深度約為二十秒至卅秒所以使手腳動作變成緩慢而連綿不決,其目的在練熟架勢以外也要練精氣神,有精氣神才有內功這使推手時能發勁。
推手是運用太極十三勢由二人對打演變太極拳術,其要領在不丟不頂,要不丟不頂須懂沾、連、粘、隨四絕,沾是沾住對方身手與之接觸不離,連是沾而連之不使脫離不中斷,粘是不脫彼進我退彼退我進使對方欲罷不能失去主動,隨侍粘而隨之,緩急相隨,進退相隨不即不離捨己從人使對方不能自拔,雖說四訣只是不離,如此推來推去熟練之說漸體會引進落空合即出的太極上乘功夫。
推手時在何時刻發勁或化勁才有效果,這是武術最重要的問題,日本創道有一術語稱為「間合」,這是兩者之劍尖的距離在幾寸之時最合攻入,這距離稱為「間合」,用心測量「間合」也是一種聽勁,這問題只由熟練以外沒有其他辦法。我常主張先習太極拳十三式勢嗣後練推手才能體會太極拳經拳論或十三勢行功心解,世人多只停在練習心架老架,一人練架勢十幾年也沒辦法體會一動全身動的道理。
出自於太極拳專刊---三十九期
|
|
|
著作權所有 (c) 台北市楊家秘傳太極拳協會。保留所有權利。 |